关于印发2020年全市质量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
现将《2020年全市质量发展工作要点》印发给你们,请结合实际,认真贯彻落实。
太阳城集团
2020年3月13日
2020年全市质量发展工作要点
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“十三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是新时代市场监管各项工作整体推进之年,全市质量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是: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以及全国、全省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的精神,围绕市委太阳城集团 对质量发展工作的系列要求,充分发挥质量正向激励、反向约束和统计分析的重要技术支撑作用,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,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,打造南京质量品牌高地,构建南京特色质量生态体系,增强质量强市软实力,以更完善的质量发展体系和更高效的质量治理能力赋能“创新名城、美丽古都”建设。
一、构建质量生态体系,形成质量发展新优势
1.持续完善质量工作体制机制。充分发挥市质量发展委员会职能作用,不断健全“党委领导、政府主导、部门联合、企业主责、社会参与”的大质量工作格局,推动各区组建质量发展议事协调机构。高标准完成省政府对太阳城集团 的质量工作考核,展现南京质量发展特色成果,争取继续保持最高等级A级的考核结果。优化太阳城集团 对区政府的质量工作考核,完善考核指标体系,充分发挥市质量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作用,全过程参与考核目标任务制定、分解、年度完成情况考核评价,坚持问题导向和闭环管理,提高考核的质量和效率。强化考核结果运用,对考核结果优秀区,作为太阳城集团“国家、省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”推荐对象。
2.全面打造南京特色质量文化体系。建立质量文化建设长效机制,持续开展质量文化教育基地创建、质量文化标杆企业评选和质量管理论文评选发布等活动,强化激励、宣传和引导,促进全社会共建共传共享先进质量文化。推动质量文化建设成果转化,开展质量文化建设成果发布活动、质量文化教育基地开放活动,加强质量文化普及、传播和教育。发挥质量专家在质量文化建设中的智力支撑作用,开展线上质量管理培训、远程专家质量诊断、远端质量资源共享等新型的质量帮扶行动,积极帮助企业提高质量管理能力。
3.优化质量培育激励评价机制。贯彻落实2020年市委一号文件有关要求,对接国家、省级质量奖评定标准,进一步修订完善《南京市市长质量奖评定管理办法》及其标准细则、工作程序等规范性文件,优化质量激励评价制度方式,扩容市长质量奖数量,加大对质量奖获奖企业的支持和服务力度,推动各行各业争创质量奖。整合全市质量激励优势资源,对各成员单位与质量发展相关的评先评优项目、激励扶持政策等进行收集整理和汇编,发挥市质量发展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职能,形成合力为企业提供一体化辅导和服务,引导企业加强质量改进和质量创新。
4.做好“十四五”质量发展规划。根据总局、省局“十四五”质量发展规划和市委太阳城集团 统一部署,坚持质量第一、效益优先,聚焦“创新名城、美丽古都”城市发展愿景,对比标杆城市质量发展做法,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,从推动质量突破、构筑质量高地、突出质量监管、强化质量基础等方面,研究提出太阳城集团“十四五”质量发展重点目标、任务及措施等,明确未来五年的质量发展方向和工作路径。
5.推进质量社会共治。开展“质量月”活动,围绕质量宣传、质量提升、质量惠民等方面,组织全市各级各部门及全局系统开展内容丰富、具有特色的群众性质量活动和专题活动,提升全社会质量意识、推动全民共同参与质量建设。适时开展质量发展专题培训,全面提升太阳城集团质量队伍素质。建立市级首席质量官培训制度,探索对重点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开展分类分层培训活动,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。优化质量专家使用管理,建立进入退出机制。充分发挥质量智库、行业协会、标杆企业等各方作用,合力推进太阳城集团质量发展工作。
二、坚持正向激励导向,推动质量强市再深化
6.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。推动各级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《南京市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》,紧扣“4+4+1”主导产业体系,以新材料产业、科技和信息服务业、日用化工行业为重点行业开展提升专项行动。尝试开展产品质量比对研究提升工作,着力构建“政、产、学、研、检、用”六方联合的多元共治质量提升格局,有效推动“南京制造”质量提升、产业转型升级。
7.构筑南京质量高峰。围绕“4+4+1”主导产业和五大产业地标,不断健全质量奖争创梯队,充分发挥四级质量奖培育创建体系孵化功能,分层分级加以推进,在区级质量奖全覆盖的基础上,坚持好中选优、宁缺毋滥,将“市长质量奖”打造成为南京城市质量名片和质量品牌“金字招牌”。同时,努力争创省长质量奖,全力冲刺中国质量奖。组织质量专家对培育对象进行点对点精准服务,在标杆企业与争创企业间开展“结对共创质量奖”活动。2020年底,新增江苏省质量奖(含提名奖)1个,争创第四届中国质量奖(含提名奖)1个。
8.突出质量标杆引领示范。在产品、工程、服务等领域培育树立质量标杆,进一步归纳提炼质量标杆的特色做法和优秀成果,形成可复制、可借鉴、可推广的经验模式,组织开展质量标杆宣讲活动,做好典型示范,放大活动效应。依托南京市质量品牌促进会,开展卓越绩效先进管理方法培训、质量品牌优秀经验宣传分享、质量专家企业行等活动,增进企业间学习交流互鉴,在全社会营造提升质量效益的浓厚氛围,推动全市总体质量水平不断提升。
9.打造“江苏精品”品牌。根据省局部署,按照标准引领、第三方认证、市场化运作的思路,做好“江苏精品”认证管理办法、评价制度、标准体系等的宣传推进工作,加强培育和辅导,在全市打造一批技术含量高、质量等级优、品牌形象好、发展潜力大的产品和服务,争创一批具有太阳城集团特色的“江苏精品”品牌。
10.加强长三角质量合作。贯彻《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》国家战略,深化长三角质量发展合作机制,牵头举办长三角“11市1区”质量会议和质量论坛,开展质量基础、质量品牌、质量监管等方面的共商、共建、共享,促进互融互通和联动协作,共同推进区域质量发展提速升级。
三、强化反向约束作用,推进质量治理上台阶
11.推进工业企业质量信用评价使用。加大企业质量信用信息归集力度,推动全市新增江苏省工业企业质量信用等级A级企业100家。做好辅导帮扶,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AA级及以上信用等级,全年新增江苏省工业企业质量信用等级AA级及以上企业10家。强化质量信用信息的应用,在各级质量品牌创建中作为前置要素进行评价使用,同时根据质量信用等级对企业进行分类管理,对质量信用等级AAA及AA级企业予以奖励激励。通过信用约束手段,强化监管、树立导向,营造“守信受益,失信受限”的诚信守法社会氛围。
12.做好缺陷消费品召回工作。理顺市区两级、稽查部门、技术机构等缺陷产品召回工作职责,建立健全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工作组织体系。进一步扩大消费品缺陷信息监测点布局范围,关注舆情和产品伤害事故分析,加强缺陷信息采集。推动市场监管系统内部的信息共享,充分运用监督抽查数据,扩大信息采集范围。建立缺陷消费品风险监测机制,分批开展消费品风险监测,依法督促企业履行召回义务,守护消费者安全。加大缺陷产品召回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的宣传教育,组织开展《江苏省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》宣贯培训。
四、聚力质量监测分析,提供质量发展强支撑
13.规范完善服务质量监测工作。重点选择太阳城集团支柱型或重点发展的服务业、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业、快速发展的新兴服务业、质量问题突出的服务业等,参照总局《服务质量监测技术指南》,结合太阳城集团实际,从主观质量评价、客观质量评价和相关舆情信息监测分析等方面,规范有效地开展服务质量监测工作,编制发布全市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测评分析报告,进一步准确掌握全市服务质量发展态势,聚焦问题导向和服务质量短板,改进和提升服务质量水平,更好地推进服务业更高质量发展。2020年底,生产性服务业、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分别超过80和77。
14.组织编制全市质量报告。扩大统计分析范围,将食品、药品、知识产权、营商环境质量等纳入质量报告,结合市场监管职能,对南京市质量状况进行统计分析,发现质量短板和不足,提出对策建议。探索开展覆盖工程、服务等领域的大质量统计分析工作,更全面地反映全市产品、工程、服务质量状况以及全市质量强市战略实施成效,力争为南京市委太阳城集团 等上级部门的质量决策提供参考。
15.开展四级质量奖(国家、省、市、区)获奖组织效能评估工作。建立南京市质量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模型,通过问卷调查、网络采集、实地调研等方法收集数据,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,得出效益评估结果,形成发布效能评估报告,并对企业质量发展存在的瓶颈和痛点难点提出对策建议,帮助企业寻求质量改进和创新机会。
16.组织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统计调查。根据省局统一部署,组织各相关单位及我局相关处室各司其职、各尽其责,共同推动全市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不断提高。按照规定的方法、程序和标准,选取太阳城集团29个制造行业中的部分行业产品为统计调查样本,以产品质量检验为手段,实施质量抽样检测并统计分析,准确反映太阳城集团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发展水平、主要特点和变动趋势。2020年底,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超过94.8。